
讀《塔》的頭兩部曲時,我正在和滿滿的期末報告地獄奮戰。該說因此對內中的荒蕪情境感到異常的心有戚戚焉嗎?片片斷斷的讀著,每回闔上了書,故事便離我遠去,下回打開,卻又光速一般倒回。那對我來說是很特殊的體驗,而在尋找資料、消化資料與動手寫報告的過程中斷斷續續的讀著《塔》,一邊忍不住覺得槍客面臨的那般荒蕪是那麼樣符合當時我的心境。
《最後的槍客》中,羅蘭帶著滿身的問號登場了。他現身在讀起來便口乾舌燥的沙漠之中,然後一點點的回憶起他在路過的城中所引發的屠殺世界。荒蕪的小村落、沙塵、酒館、女老闆與狂信者,以不急不徐的口吻敘述著,彷彿意圖彌補我沒得看電影節的遺憾一般,構成了《紅軍與白軍》加上《荒野大鏢客》般的電影影像。(《荒影大鏢客》跑出來是可以理解的,可是《紅軍與白軍》呢?長鏡頭?白顯影?)我好像又看到《幻之草原》,一群定格的暴風,之後開始旋轉。
槍客繼續追蹤著。遇見第二個補給站與他愛上的男孩。(在這裡我實在忍不住想去追索1980年代的美國同運。同樣的情況也發生隨後的森林女妖章節,以及閱讀《三張預言牌》時對「陰影夫人」聖女/魔女的敘述,與其中「利齒陰道」的出現。)他帶著男孩旅行,並最終犧牲了他。
我該說我很喜歡那個犧牲的橋段嗎?相較於一堆喜歡大吼大叫自己很邪惡很陰鬱的人物,這樣安靜的犧牲特別讓我覺得合適,合適於那樣動不動就是苦難與荒蕪的陌野。
地形繼續變化著:從沙漠到高山,從高山到海濱(一種在玩電玩的感覺驀然升起),槍客看見了超現實主義者畫中(或是在小叮噹裡)才會出現的景象:一扇門在沙灘上。他打開門,看到傑克男孩說的「另一個世界」。他像蒐集寶物的勇者一樣開始蒐集「牌」們。第一張是囚犯,被囚禁在對毒品的渴求與被需要之中;第二張是陰影夫人。陰影既是她本身,或者亦是那個年代的代稱。第三張「死神」,這部份也很深得我心。對於這種貨真價實的變態,被這樣莫名其妙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真是個不錯的結局。
只是老實說,陰影夫人的那部份真是.......很適合分析嗎?聖女/魔女的形式、利齒陰道的想法(這與其讓陰影來說,不如讓槍客來說。)或許有些太過適合分析了,以至於「真是有點刻意啊」的感覺。還有在翻譯方面,「最後的洗牌」這章中,有句「他們像兩個國王和一個皇后一樣,盡興享用美食。」在這裡,我猜「皇后」的原文是Queen,如果是,我覺得可能翻成女王會好一點。畢竟「皇后」在中文裡的意思是國王的配偶,可是在這裡,他們三人之間並沒有從屬的關係(我不認為艾迪和蘇珊娜做了一次愛之後就成了艾迪的「配偶」)。
「塔」到底是什麼?我看完了兩部小說,還是無法有任何具體的概念。唯一知道的,就是史蒂芬˙金也是個魔戒迷,而《塔》("the Dark Tower")也恰巧與巴拉多同名,另外羅蘭這個角色則是來自於〈公子羅蘭來尋塔〉,於是有了中世紀與美國西部的揉雜風格。加上很多很多大眾養分,於是出現了這部很長、而且很好看的《塔》。
據說之後還會出現吸血鬼?總之真是令人期待接下來的發展。